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性能的研究
研究起止日期: | 2007.1~2013.3 | 成果水平: | 國際先進 |
成果第一完成單位: |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| 項目負責人: | 季廣其 |
成果主要完成人員名單: | 朱春玲、張貴林、査飛、吳振坤、楊健康、鮑宇清、畢功華等 | 成果驗收日期: | 2013-05-16 |
成果體現形式: | 新技術 | 研究形式: | 國內合作 |
知識產權形式: | 專利 | 應用情況: | 產業化應用 |
知識產權內容: | 專利號:ZL200920302905.9 |
||
第一完成單位情況: | 單位名稱: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|
||
轉讓意向與范圍: | 可國(境)內外轉讓 | 推廣形式: | 產權轉讓 |
該項目原為住建部研究開發項目《羅寶外墻保溫裝飾系統防滅性能的研究》(2011-KI-17),擬針對羅寶系統在施工及使用過程中的防火性能進行研究。在項目立項及研究過程中,國內發生的幾起外保溫火災引起了廣泛關注,為了澄清社會上對于外保溫火災的誤區,經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同意,項目組將研究范圍拓展為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性能的研究。
針對我國外墻外保溫的防火技術現狀,在對國內、外應用情況及相關標準規范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,建立了外保溫系統防火性能的試驗與評價方法,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,評估了我國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防火性能,提出了外保溫防火的技術措施,形成了外保溫防火的系統解決方案。
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突破和創新:
?。?)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性能的試驗研究工作;
?。?)首次在國內確立了窗口火的試驗方法,并采用該方法進行試驗研究和評價,編制完成了國內首部大尺寸外保溫系統防火試驗方法標準;
?。?)首次提出采用構造防火技術解決我國外保溫防火問題的技術路線。并將防火構造措施(采用擋火梁)首次在國內外保溫工程中應用;
?。?)首次在國內進行外保溫系統(含隔離帶)的窗口火試驗和實體建筑火災模擬試驗;
?。?)編制了國內首部帶防火隔離帶技術要求的技術標準《企口型鋁合金聚氨酯復合裝飾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》和國內首部《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導則》;編制完成了《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導則(巖棉板做法)》;參與編制了行業標準JGJ 289-2012和國內首部外保溫施工技術規程DB11/729-2010:參與完成了國內首部羅寶系統構造圖集。
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技術研究的空白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具有顯著的社會、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,可為相關政策的制訂提供依據,為我國各氣候分區外墻外保溫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指導,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。
鑒于該項目研究成果與我國現有的實際工程應用之間存在的差異,建議加強該成果的轉化和應用,促進我國外墻外保溫行業的健康發展。